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流光静默

不一样的焰火,不一样的海洋

 
 
 

日志

 
 

尊重家庭教育中的延迟效应(Z)  

2015-06-23 09:39:06|  分类: 教育哲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很多担心自己影响力下降的父母惊奇地发现,前些日子在孩子耳朵旁无意中所说的一句话,孩子当时大不以为然,日后却从孩子自己口中说出,不仅深以为是,甚至几乎被他当成自己的观点。有的父母发现,当初自己在家里表明了一种看法,孩子几乎嗤之以鼻。出于维护和平的考虑,父母清楚明白地表达之后,就悄悄地遏制自己唠叨的欲望。日后却大喜过望地发现,孩子居然平心静气地接受了那个观点。

也有些父母用近乎高压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结果遭到强烈反弹,孩子坚决不肯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子女无意中习得这种高压的方式,并随手用到自己的待人接物之中。从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存在着延迟效应这种规律性现象。这种天赋的影响力,应该成为对于子女和社会的祝福,避免造成亲子之间的深层对立甚至一生的对抗。

  很多父母是茫然无知地迎接孩子到自己的生命中来的,在育儿方面既是王子又是贫儿。作为贫儿,他们没有很好地学习和装备如何做父母,做什么心里都没有底,不知道自己该期待什么,处于焦虑和不安之中。作为王子,他们拥有一种针对孩子的天赋权威,特别是在年幼的孩子眼中,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亲子关系是很常见却又极其妙不可言的人际关系,正是由于这种权威性,在一个相亲相爱的普通家庭中,当清洁工的爸爸会一直是孩子心目中最高大的男人;父母甚至随便开句玩笑,都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父母正式而严肃提出的观点,就可能像一棵树,永久地栽到下一代的心灵大地上。

  然而,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孩子真正领会父母的话并使之在心灵中扎根需要时间。年幼时孩子对于父母言听计从,但常常并不能真正领会其意思。长大后孩子越来越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主精神,所以从表象上看父母的影响力大大衰退甚至不复存在。但实际上,从小到大甚至成年,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之大都是无法估量的。有些人终身与父母对立,也恰恰从反面证明父母影响力之大,只是这种影响力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由此可见,权威性和时间因素交互作用,就产生了家庭教育的延迟效应。

  延迟效应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孩子年龄越增长,延迟效应越明显。在低幼期(26),孩子的思想有点像录音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完全处于父母引导之下。在小学阶段(712岁),父母和老师对孩子都有相当的权威性,从表面上看,父母的权威性在降低,老师的权威性在提升,孩子处于父母的训练之下。在初高中阶段(1319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点像足球教练与队员的关系,权威性和影响力是不容怀疑的,但是队员上场之后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度。子女只能说处于父母的指导之下。20岁之后,子女与父母就处于友谊关系之中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明白和尊重延迟效应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孩子大了,不再言听计从了,有时还直接反驳父母的观点,但这绝不意味着父母的话没有影响力了。即使孩子处于青春期,甚至就业工作、自立门户,父母对孩子依然有某种权威性和影响力,只是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平和的态度。明白这一点的父母,即使用诚恳的态度说出正确的观点而被孩子当场拒绝,也不要过于失望。因为只要观点正确,动机纯正,就会带给孩子深刻的影响,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忍耐和更多的等待。孩子丰盛的生命,需要父母纯正的信心、正确的方向、持续的投入和长久的等待。有了这种长远的信心和持久的盼望,你就有力量避免强迫,回避冲突,收获喜乐。

  明白和应用好家庭教育延迟效应的规律,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做明白的父母,哪怕就从今天开始、边学边用。二是珍惜影响孩子心灵的黄金期,把宝贵的价值观和有用的方法尽早在幼年期就传授给孩子。三是做一个有耐心的园丁,不管孩子年龄多大,都满怀爱心按时浇水施肥,满怀信心留给种子发芽生长的时间。

 

  评论这张
 
阅读(47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