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流光静默

不一样的焰火,不一样的海洋

 
 
 

日志

 
 

课堂究竟怎样“革命”?(Z)  

2018-03-15 20:55:20|  分类: 教育哲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进行彻底的课堂变革,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就是进行“课堂革命”。

为什么要“课堂革命”?因为当前一些地区的课堂严重偏离了“道”,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背离了时代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属性。教与学、教与育、管与理、师与生都是一对阴阳。阴阳失调就违反规律,就会出问题。在我们看来,“课堂革命”意味着四个“乾坤大挪移”。

一是教与学的乾坤大挪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违背了教为学服务的基本常识,甚至走向了这个常识的反面。所以,要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

二是师生关系的乾坤大挪移。教师的价值因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当现实中教师没有了“传道”,却依旧“尊严”着,教育就走向了反教育。当学生见到教师不再是“老鼠见到猫”,新时代所需要的基于师生地位平等的共创型师生关系才会出现。

三是教与育的乾坤大挪移。一些学校里教导多、教训多、训练多,唯独教育少。与教学相似,我们“教”得太多,“育”得太少!合道的教育应该是“多育少教”。

四是管与理的乾坤大挪移。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与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教育关系的改变相匹配,管理关系也必须调整,从管控型关系向民主型、共创型关系转型,或者说,从“管理”走向“理管”。

课改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课改是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改变的是课堂结构;第二代课改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改变的是教与学的关系;第三代课改在此基础上摆脱了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形态,更加强调生活内容和方式,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改变的是教学的意义。

从改变课堂结构到改变教学关系再到改变教学意义,这样的研判是对众多学校课改实践的引领。改变教学意义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以知识掌握为目的,而是以知识为手段,实现智慧的增长,即“转知成智”。

在我们看来,课堂变革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术”,第二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理”,第三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道”,其核心是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发生了质变,教学关系基于平等走向了“共创”——师生共创、生生共创。

  评论这张
 
阅读(9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