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流光静默

不一样的焰火,不一样的海洋

 
 
 

日志

 
 

“预设”下的“生成”:“两次倒转”理论  

2018-03-19 13:52:09|  分类: 教育哲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教学中的“生成”“:预设”下的“生成”

教学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中的“生成”不同于一般活动中的生成。可以说,“预设”支撑着教学的意义。 

特定的教学内容、期望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没有了确定性,教学活动也无法开展。“教学前的诊断、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检测与反馈,教学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目的都是共同的,即把学生  从现有的水平、境界提升到期望水平、目的的水平。从什么角度切入、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方法、举什么样的例子、对学生的提问做出怎样的回应等等,也都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经过预先设计的,甚至一个动作、一个词语,都是基于教学发展目的而认真思忖的结果。”

 所以,教学中的“生成”是一种“预设”下的“生成”,是一种离不开“预设”的“生成”。“生成”和“预设”同时存在于教学这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中。因此,对于“生成”与“教学”间关系的正确表述应该是教学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其重点在于强调“生成性”不是教学的本质属性。相反,“预设性”才是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但应该注意到,“预设”与“预成”是不同的,预成更倾向于严格恪守先前设定的流程与步骤,将计划与实际发生的环节一一对照进行评价。而“预设”则将“为学生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纳入其视域中。 

换句话说,教学中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其学习的结果对他来说是未知的,这种情况下,学习的过程对其自身来讲是呈“生成性”的,具有“生成”所秉持的一切特征。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好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他们都是在探索、疑惑、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逐渐获得知识的。但实际上它与科学家的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他个人的认识史中是一种新的、独创性的东西。可是对于他人的认识或人类的总体认识来讲,可能并不是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并没有产生新知识。学生的整个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预设下产生的,认识结果也是与教师设定的目标相符合的。

二、教学的“生成性”集中体现在“第二次倒转”的过程中

对于“生成性”问题的讨论不应纠结于非此即彼式的二元选择问题(教学是生成性的还是预成性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教学中哪些因素具有预成性,哪些应该更倾向于生成的。 

基于教学认识论的“两次倒转”理论的提出,明确了教学中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指出,教学中学生个体认识,是以人类认识的“终点”为“起点”的认识,这个过程较之人类总体认识的进程,是一个逆向的“倒过来”的过程。然而,学生们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考亲自去探索、发现、体验、领悟而获得答案,“便是典型、简约地再经历原初认识的‘再认识’过程,是把‘倒过来’的过程再‘转回去’的过程”。但是,这个“再认识”的“转回去”过程与原初的人类认识是不同的,它是蕴含着外在目的的认识,它是教师针对抽象的教学内容,选择关键的、有意义的材料,并把它们通过逻辑的、结构的编排,展现教学内容展现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正是学生个体认识应有的过程。”这种“‘倒过来’与‘转回去’的过程可简称为‘两次倒转’。如果把‘倒过来’看作‘第一次倒转’,那么‘转回去’便是‘第二次倒转’”。

“第一次倒转”指出了学生所面对的是人类认知的“最高成果”,他们的认识具有“高起点性”,作为历史文化中的新生一代,他们无须再次经历漫长曲折的试误式的反复摸索。这种高起点的认识活动既是“教学优势之所在,又是教学赖以存在的根本”。只有当我们站在人类认识的终点回望以往知识的发展进程时,才有可能在整体上深刻地把握那些由历史文化沉淀下的人类认识;我们才可能通过“倒过来”的方式,建构一个具有清晰逻辑和精练系统的教学内容。

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能够获得怎样的发展是已经预知的。因此,依据这样的目标展开的教学活动,必定是自觉的、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也正因如此,教学才是预设性的。 

然而,虽然“第一次倒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明确了“教学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要想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必须经历“第二次倒转”,因为它是“第一次倒转”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环节。由于人类的总体认识成果与学生个体认识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无法将它们作为自己认识的直接对象,这就需要教师极大地发挥指导作用——将现成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可以直接操作的对象,学生在操作这些对象的过程中,就好像是亲身体会了人类最初发现知识的过程一样。虽然学生所发现的内容对于人类总体认识来说是已知的,这个探索过程也只是一个模拟的过程,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些内容却是未知的,探索过程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的。通过“直接的方式去学习间接的内容”,学生在发现中获得、掌握、体验、领悟,成为了一个“探索发现”的真正的认识主体。

教师把知识转化成学生可以直接操作的对象,使学生通过与对象相互作用而获得关于对象的“映像”从而建构个体知识的过程,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运用生成性思维来审视这个过程会发现,正因为学生通过与教师提供的可直接操作的对象相互作用生成了恰当的意义,才使之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因此成功地发挥了作用,成为了真正的指导者教学也因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评论这张
 
阅读(1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